ref: https://ably.com/blog/no-we-dont-use-kubernetes
八月第一篇,就來個有趣的文章,來看看 ably 這間 SaaS 公司為什麼沒有使用 Kubernetes,不但當前沒有使用,甚至短期未來內都不會想要使用
更是直接的說如果你有興趣來加入團隊,千萬不要把將 Kubernetes 導入到團隊中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滿好的,因為是認真的去比較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團隊來說到底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
而不是所謂的人云亦云,人家要我也要,人家不要我也不要...
文章分成兩部分,前述介紹當前 Ably 的環境架構是什麼,而半部分則是很技術的去探討如果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最終權衡比較之下,會發現導入 Kubernetes 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文章開頭先簡述了一下 Kubernetes 這幾年的風潮,從最初 Google Borg 的開發開始談起,作者特別提到當初 Borg 的用法可是將一堆實體機器給搭建出一個 Private Cloud 的叢集給團隊使用,
而目前 Kubernetes 更多的用法則是搭建於 Public Cloud 上面的虛擬機器中,透過將 Kubernetes 部署到這些不同的 Cloud Provider 似乎帶來了介面統一的結果,對於 DevOps 人員來說
不同 Cloud Provider 如今看起來都是 Kubernetes 的樣貌。
Ably 目前到底怎麼部署應用程式
Ably 主要使用 AWS 作為其 Cloud Provider,並且於 EC2 機器上使用 docker/container 來部署團隊中的應用程式。
作者團隊中沒有使用任何已知的 Orchestration 服務來管理多節點上的 docker/container,取而代之的則是每個 VM 開機後則會根據 autoscaling group 的機制來判斷
每個機器應該要部署哪種 container/docker。
對於 Ably 來說,團隊中沒有任何 scheduler 相關的服務來調度各種服務,這意味每個 VM 就代表一種服務,所以將 VM 上的服務從 Core 轉換成 frontend 這種行為不會發生。
今天需要針對需求轉換服務時就以 VM 為基準來整批換掉即可。
每個節點上面都會有一個輕量的監控服務,用來確保運作的 Container 如果掛掉後可以被重啟,甚至如果當前運行的版本不符合需求時也能夠將該服務給停止。
流量方面,因為每個 Autoscaling Group 就代表一個服務,所以直接使用 NLB 與 Target Group 來將流量導入該 Autoscaling Group 即可。
至於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內部流量(譬如 k8s service 等)作者認為也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每個機器本身都會被 VPC 賦予一個 IP 地址,所以使用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從幾個層次去探討當前設計與使用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分別有 (原文很多,這邊摘要不然文章會太長)
題外話,由於 Ably 的 Infra Team 數量有限,所以要考慮 K8s 只會考慮 K8s Service,如 EKS。
1. Resource Management
Ably:
a. 根據服務的需求來決定每個服務要用到的 VM 等級
b. 不需要去煩惱如何處理將多個小服務給部署到一個適合的大 VM 中
c. 作者稱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AWS 官方強調的 Right Sizing, 譬如只能跑兩個 Thread 的服務不需要 16vCPUs, 久久寫一次硬碟的服務也不需要一個 90,000 IOPS 的 SSD
d. 選擇一個正確的元件來搭建一個符合服務的 VM 讓團隊可以控制成本同時也減少額外的管理負擔
K8s:
a. 必須要使用一個比較強大等級的 EC2 VM,畢竟上面要透過 Container 部署很多服務
b. 針對那些需要小資源的服務來說,透過這種方式能夠盡可能的榨乾機器的資源,整體效能使用率會更好
c. 但是針對資源量沒有很辦法明確定義的服務則是會盡可能地去吃掉系統上的資源,這種被稱為 nosy neighbors 的常見問題已經不是首次出現了, Cloud Provider 本身就需要針對 VM 這類型的服務去思考如何處理資源使用,而 Cloud Provider 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再處理這一塊
而所有 Kubernetes 的使用者則必須要自己去處理這些。
d. 一個可能的作法則是一個 VM 部署一個服務,不過這個做法跟團隊目前的作法已經完全一致,所以就資源管理這一塊,團隊看不到使用 Kubernetes 的優勢。
2. Autoscaling
Ably:
a. EC2 VM 本身可以藉由 Autoscaling Group 來動態調整需求
b. 有時候也是會手動的去調整 EC2 的數量,基本上手動跟自動是互相輔佐的
c. 團隊提供的是 SaaS 服務,所以其收費是針對客戶實際上用多少服務來收,如果開了過多 EC2 VM,則很多不要的花費與開銷都是團隊要自行吸收
d. 團隊需要一個盡可能有效率的方式能夠即使遇到流量暴衝時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服務的機制
K8s:
a. 可以透過不少方式來動態調整 Container 的數量,
b. 甚至可以透過 Cluster autoscaler 來針對節點進行調整,根據需求關閉節點或是產生更多節點
c. 動態關閉節點的有個問題是關閉節點時通常會選擇盡可能閒置的節點,但是閒置並不代表沒有任何服務部署再
上面,因此該節點上的 Container 都要先被轉移到其餘節點接者該目標節點才可以被正式關閉。這部分的邏輯作者認為相對複雜
d. 整體來說,k8s 有兩個動態調整的部分,動態節點與動態服務,而現有的架構只有一個動態節點。所以使用 k8s 則會讓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
3. Traffic Ingress
Ably:
a. Traffic Ingress 基本上每個 cloud provider 都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團隊只要能夠維持每個服務與背後的機器的關係圖,網路流量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需要團隊管理的。
b. 使用者會透過直接存取 NLB 或是透過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存取團隊內的服務
K8s:
a. EKS 本身可以透過 AWS VPC CNI 使得每個 Container 都獲得 VPC 內的 IP,這些 IP 都可以讓 VPC 內的其他服務直接存取
b. 透過 AWS LB Controller,這些 Container 可以跟 AWS LB 直接整合,讓封包到達 LoadBalancer 後直接轉發到對應的 Container
c. 整體架構並不會比團隊目前架構複雜
d. 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這個解決方案是完全 AWS 綁定,所以想要透過 k8s 來打造一個跨 Cloud Provider 的統一介面可能就會遇到不好轉移的問題。
4. DevOps
Ably:
a. 開發團隊可以透過簡單的設定檔案來調整部署軟體的版本,後續相關機制就會將 VM 給替換掉,然後網路流量也會自然的導向新版服務
K8s:
a. 開發團隊改使用 Kubernetes 的格式來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背後運作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都可以對開發團隊帶來一樣的效果。
上次四個分析基本上就是,使用 k8s 沒有帶來任何突破性的好處,但是 k8s 本身還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接下來作者想看看 k8s 是否能夠從其他方面帶來好處
Multi-Cloud Readiness
作者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作為開頭,「除非經過評估,否則任何團隊都應該要有一個跨 Cloud-Provider 的策略」
作者表明自己團隊的產品就是那個經過評估後斷言不需要跨 Cloud Provider 策略的團隊,同時目前沒有往這個方向去追求的打算。
同時作者也不認為 K8s 是一個能夠有效達成這個任務的工具。舉例來說,光 Storage 每家的做法都不同,而 K8s 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差異性給抽象畫,這意味者開發者終究還是要針對這些細節去處理。
Hybrid Cloud Readiness
管理混合雲(Public Cloud + Private Cloud based on Bare-Metal servers)是作者認為一個很合理使用 K8s 的理由,畢竟這種用法就跟當初 Google Borg 用法一致,是經過驗證可行的。
所以 Ably 如果有計畫要維護自己的資料中心時,底層就會考慮使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服務。畢竟這時候沒有任何 Cloud Provider 提供任何好像的功能。
不過 Ably 目前沒有任何計畫,所以這個優點也沒有辦法幫助到團隊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團隊已經大量使用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來達成 IaC,所以透過 k8s YAML 來維護各種架構不是一個必要且真的好用的方式。
Access to a large and active community
另外一個很多人鼓吹 K8S 的好處就是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社群內有各種問題分享與探討。
作者認為
a. AWS 的使用者社群數量是高於 Kubernetes
b. 很多情況下,一個迭代太快速的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對團隊有太大的幫助。
c. 很多人都使用 k8s,但是真正理解 k8s 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想要透過社群來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難,畢竟裡面的問題太雜,很多時候根本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答案。
Added Costs of Kubernetes
為了轉移到 K8s, 團隊需要一個全新的 team 來維護 k8s 叢集以及使用到的所有基本服務。舉例來說,EKS, VPN CNI, AWS LB 帶來的網路好處並不是啟動 EKS 就會有的,
還必須要安裝相關的 Controller 並且進行設定,這些都是額外的維運成本。
如果找其他的服務供應商來管理 Kubernetes,這意味公司就要花費更多的$$來處理,所以對團隊來說,金錢與工作量都會提高,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是這兩個指標的比例不同而已。
結論:
1. Ably 覺得 Kubernetes 做得很好,但是團隊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去使用它,至少目前這階段沒有看到任何實質好處
2. 仔細評估後會發現,導入 k8s 其實也會帶出不少管理上的問題,反而並沒有減輕本來的負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ulti thread應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Re: [問題] 多執行緒程式撰寫技巧- 看板C_and_CPP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CH4 多執行緒(Multithreaded programming - Elaine's Blog 的評價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Session management using Hibernate in a *multi-threaded ... 的評價
- 關於multi thread應用 在 为互联网应用程序而生的State Threads[常见后台架构浅析] 的評價
multi thread應用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文章詳細說明了華碩、D-Link、Wi-Fly、NextDrive四家公司在智慧家庭產品組合的介紹,可謂玲瑯滿目。
但說到底,如果我想用ASUS的Zenbo去指揮D-Link的攝影機,然後存在NextDrive的NAS裡面,它們互相還是都不通的,試問您家裡的電器都是同一個牌子嗎?
看著這個標題然後回頭來看,很諷刺的就是物聯網喊得震天嘎響但是萬物互不聯互不通...
至於不聯不通的原因有幾個,並不只是協議之間互相不通,目前即使是相同協議之內,也會因為規範的嚴不嚴格,產生整合上的困難。
比如說ZigBee雖說行之已久的協定,也有訂定智慧家庭的HA Profile(Home Automation),但是各家的ZigBee產品還是不通,一來是有太多的Legacy,再來就是 協會對於溝通格式要怎麼定、要多嚴謹還是意見分歧,以目前物聯網的應用發展日新月異,Multi-Sensor/Multi-Function的應用很多,各種協議的Command Set必須不斷的增加更新,比如Z-Wave對於其Command Class定義與認證相對比較嚴謹,有新的應用衝擊到目前的Command Class就必須對協會提出申請,時間就慢了,如果要爭取時間走自定義,他牌的裝置在廠商之間沒深度整合前,消費者off the shelf買來安裝時,就無法正確的反應正確的動作,這也是各種協議在新興市場發展的難處。
再來就是政治問題了,協議之間都搶著要做老大,各自建立自己的生態系,即使各有各主打的市場定位,但是在新興市場總是會有競爭,但這種局勢會逐漸地收斂,基於802.15.4的ZigBee與Google Thread會走在一起,專注在家庭發展的Apple HomeKit與Z-Wave會增加合作的力道,AllSeen與OIC牽手合作OCF,Samsung SmartThings依照往例還在做著Artik Chipset/Cloud一條龍的大夢,還有世界各地的Local King們-也就是電信商-也藉著其User Base與門店服務在平台層做整合,因此,在之後看到Apple HomeKit與Google Thread攜手合作,或者遠傳電信與Apple HomeKit合作推出月付199方案,台哥大綁定販售Google Home與代收帳款服務,這種類似的競合會無可避免地陸續出現。
在市場這麼混亂的情況下,新創公司或者大公司的新創事業單位要如何因應? 每當有人問時我都簡單的回答,"請務必要找出並加強自身在整個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價值單位,必須清晰且要肯定",看過很多物聯網公司的資源被浪費在無謂的整合,反而沒法花時間在開創有價值的應用,歸根究底還是不互聯互通,但這種大環境會因為市場兼併而慢慢改善,而當必需真槍實彈的比創意、比應用、比技術時,貴公司到時候是個準備好的狀態嗎?
全文請看: http://smartofeverything.blogspot.tw/…/internet-of-thingsun…
#智慧家庭不互聯不互通
#華碩
#DLink
#WiFly
#NextDrive
multi thread應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ulti thread應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ulti thread應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ulti thread應用 在 CH4 多執行緒(Multithreaded programming - Elaine's Blog 的推薦與評價
... 是一個由thread id、program counter、一組register、一個stack 組成動機(Motivation) 許多在桌上型PC 執行的套裝軟體都是多執行緒。 應用程式 ... ... <看更多>
multi thread應用 在 Re: [問題] 多執行緒程式撰寫技巧- 看板C_and_CPP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langpp (Clang++)》之銘言:
: 最近工作上常常遇到racing的問題,有夠麻煩的...
: 通常都是用mutex或是 critical section來處理
: 那如果想要讓他可以發揮多核的能力
: 有哪些書或是網站專門在教C/C++的 multi-thread programming的技巧??
: 以上問題就懇請大家解答
我想你應該不是想學什麼哲學家吃飯的解法,multi-thread 跟所在的OS
有很大的關係,至少 Windows 早期沒有條件變數這個東西,但 pthread
1x 年前我接觸時就有了。
Windows:
如果你是要設計 NT service,微軟主推的是 IOCP(IO Completion Port),
也就是用 Thread-Pool + 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 一系列 API。不過
你要是直接用 API 會吐血的,好在 boost 有包進去。
另一種避免使用 mutex 的方式就是用 TCP socket or named pipe 替代
記憶體直接讀寫+mutex,可以參考 zeromq。
書的話推薦侯捷這本
https://jjhou.boolan.com/jjtbooks-multithreaded-in-win32.htm
不過裡面 socket 的用法過時了千萬別學,個人認為如果你要找這方面的
書其實是 C# 最多。
Linux/UNIX: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 1,2
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
Richard Stevens 大師的書必讀,他去世後還有人接力幫他更新
因為 Linux 有 signal 需要處理,所以某種程度是比 win32 還要麻煩
事實上如果你兩邊都有經驗,你會發現微軟希望你用 thread,但
Linux 上 thread 其實不是很需要,尤其有了 epoll 這個神器後
有些應用根本就 single process or pre-forking + epoll 就搞定了。
個人建議是直接看目前最多人用的那幾套 open source project 原始碼
遠比看書收穫來得大,例如 memcached 有用 pthread,nginx 有用
pre-forking + epoll,這些軟體內在的 cocurrent programming
技巧是經過實戰考驗的,比書上過時的資訊有用太多。
個人經驗:
thread 能少則少, mutex 能避免則避免, thread 一堆 + mutex 貼的跟
狗皮藥膏一樣的軟體從沒見過穩定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31.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and_CPP/M.1454084599.A.E3F.html
... <看更多>